經前症候群

經前症候群 失眠 焦慮 暴躁 長痘痘 腹瀉 肌肉疼痛 暴飲暴食

「好朋友」來訪,失眠、長痘痘、愛生氣都是正常的啊.

壓力越大的人,越容易有經前症候群?

壓力與經前症候群並沒有必然的關係,但自律神經失調卻有!

顧女士年約四十,平時是全職主婦,有個才念國小的兒子,除了陪伴小孩之外,偶爾會去先生開業的牙科診所走走看看,更多時候是跟其他醫師娘或者以前的同學相約下午茶或者殺殺百貨公司周年慶,生活可說好不愜意,然而,旁人看似悠閒自在的貴婦生活她過來並不愉快,因為長期的失眠問題而求助自律神經專科。第一次就診時,顧女士滿臉的不耐,候診期間更因為一點小事情,便對陪同前來的先生與兒子大聲斥喝。在候診室外,才念國小的兒子懵懵懂懂地對護士小姐說:我媽媽"那個"來,這幾天會變成母老虎喔!看起來似乎對媽媽的生理週期與火爆脾氣已然非常熟悉,在診間問診時,顧女士自己也直言不諱,生理期前後自己脾氣特別暴躁,看甚麼事情都不順眼,失眠的情況也格外嚴重。

「我就是經前症候群非常非常明顯的那種」,顧女士如是說。一旁的先生也跟著附和道:「真的!那幾天我跟我兒子都知道,絕對不要惹媽媽」。

  現代社會因為生活步調快,女性又經常扮演著多種角色,蠟燭雙頭燒,壓力實在不小,而這也讓女性朋友的經前症候群更趨明顯……相信多數人對這樣的敘述不僅感到熟悉,也覺得認同,甚至女性朋友們會點頭如搗蒜,也覺得「壓力」就是加重經前症候群的幕後黑手。

  但事實是如此嗎?若壓力是引發經前症候群的原因,那麼為什麼面對一樣嚴峻的生活,有些人能安然度過生理期前後,有些人生理期的不適卻如風暴那般,無法令人忽視,甚至嚴重到必須服用藥物?

 

然而事實是…

「壓力讓經前症候群更嚴重」這句話不完全錯誤,但只說對了一半。嚴格說來讓經前症候群越發明顯的主因是自律神經失調,而壓力則是導致自律神經失調更嚴重、顯著的原因。

女性朋友之所以有著獨特的生理周期與荷爾蒙有關,每個月女性體內的荷爾蒙都會經歷「生理期前」、「生理其中」、「生理期後」一連串動亂期。人體內調控荷爾蒙的中樞是腦下垂體,掌管腦下垂體的是下視丘,而下視丘又剛好是自律神經的上司。因此,生理周期荷爾蒙變化間接影響自律神經的運作。

若自律神經功能良好,女性即便進入荷爾蒙動亂期,身體頂多只會出現微小變化,幸運的人甚至不太感受得到。但是一旦自律神經失去穩定度、功能不良時,各種惱人的生理期不適症狀,如頭痛、失眠、皮膚粗糙、倦怠、嗜睡、情緒暴躁等等出現機率就會大幅增加。因此,想要擺脫煩人的經前症候群,首要是平穩你的自律神經!

 

【醫師講堂】

        經前症候群」不僅令女生困擾,也經常使得男性朋友們膽戰心驚,因為在這個非常時期,身旁的女性朋友們總是時晴時雨,難以捉模。

 

經前風暴-經前症候群與經前不悅症

「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只會出現在生育年齡婦女身上的疾病,它隨著生理期而來,也隨著生理期而去,是一種周期性疾病。

一般而言,「經前症候群」通常出現在月經來潮前的一到二週,症狀從生理到心理,可謂包山包海非常多樣。光就醫學文獻上曾提到的經前症候群症狀,總數就超過150種,其中,幾個較常見的症狀如:乳房脹痛、頭痛、腹脹、焦慮、水腫、失眠、嗜睡、皮膚問題、情緒低落、緊張易怒、疲勞乏力、煩躁等等。

根據統計約70~80%成的女性朋友在生理期來臨前,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不適症狀,不過絕大多數都屬輕微不適,不至影響日常生活,且會在月經來潮後的二到三天獲得緩解。另外,大約10%的婦女朋友經前症候群症狀略為嚴重,此時若能透過醫療介入與處理,生理心理負擔能減輕不少。

除了經前症候群之外,在此特別提一提的是,有一群女性朋友運氣較差,身體對體內荷爾蒙周期性的變化敏感,因此,不論身體或精神層面在每次經前必然出現一場小風暴,生活起居、人際關係、工作課業表現等等,都有可能受到影響。針對這類較嚴重的情形醫學上稱之為「經前不悅症」 ( 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 PMDD)。一般建議經前不悅症的婦女最好接受專業治療。

 

荷爾蒙變化影響自律神經功能,導致經前症候群

雖然經前症候群是個鐵錚錚的事實,但確切的原因至今仍無法定論。當然,相信讀者們或多或少也曾聽聞這種解釋經前症候群基本病因的理論,例如維生素B6不足、新陳代謝失調、腎上腺荷爾蒙失調、腦下垂體荷爾蒙異常、身心壓力大……目前,醫學上則多數認同經前症候群之所以發生,與部分女性朋友們體內神經傳導物質對於荷爾蒙一連串變化(黃體素和雌激素的消長)較為敏感,因而導致自律神經的失衡有關。

那麼,女性生理週期具體荷爾蒙的變化是什麼情況呢?以每個月「好朋友」定期來報到的月經週期而言,女性朋友會歷經3個階段,分別是「濾泡期」、「排卵期」與「黃體期」。以28天生理週期為例,「濾泡期」是月經來潮後第1~10天,此時主要分泌的荷爾蒙是濾泡刺激素;「排卵期」約落在月經來潮後第11~14天,此時主要分泌的荷爾蒙是雌激素;「黃體期」則是月經來潮後的第15~28天,此時主要分泌的荷爾蒙時黃體素。

一般而言,「黃體期」是經前症候群發生的主要階段,多數人在晚黃體期(也就是月經來前一個星期左右,或慢至2~3天前)會出現不適症狀。主要是因為當身體察覺沒有成功受孕,黃體素分泌會持續下降,血清素也跟著下降,當腦部神經傳導物質對於荷爾蒙變化感受性太強,就會導致自律神經運作失衡,最終引爆經前症侯群這個小風暴。

月經來潮前,年輕女生容易冒痘痘

年輕女孩們在歷經經前症候群時,有很大比例臉上會冒出青春痘。多數人大概都認定這是內分泌失調所致,但經過檢測這些女孩們的荷爾蒙值卻都再正常不過。那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其實痘痘之所以冒出頭還是跟自律神經失調有關。

根據西方醫學研究,自律神經系統與內分泌、血液循環、免疫力有關。皮膚健康的兩大關鍵就是血液循環與免疫力。當自律神經平衡時,負責在前線抗敵的白血球,能夠抵抗有痤瘡桿菌的入侵與繁殖,降低發炎的機率,有效減少青春痘的生成。反之當自律神經失調,皮膚的血液循環、免疫力雙雙降低,細菌就可能長驅直入,害得臉上出現惱人的違章建築。

 

月經來潮前,輕熟、熟女易失眠

      相較於年輕女孩的青春痘問題,輕熟女、熟女們的經前症候群症狀,與睡眠問題高度相關,當然這問題可能也同時困擾著年輕女孩。比較有趣的是,睡眠問題包含了失眠與嗜睡,每個人情況各異。

針對月經來臨前的失眠,特徵是難以入睡或者淺眠,甚至通宵達旦無法入眠。根據多項腦電波檢測顯示,部分女性月經來臨前睡眠結構會改變,例如淺睡期N1與N2會增加,褪黑激素也會顯著減少,這樣的改變會令睡眠變淺,人容易自睡夢中甦醒。除了失眠之外,也有女性表示經前容易出現嗜睡困擾,動不動就覺得疲勞想睡且很容易打瞌睡。根據腦電波檢測顯示,這些女性朋友不見得有失眠問題,有些人夜晚睡眠是正常的,但白天確容易出現疲勞、嗜睡現象。

根據推論,不論失眠或嗜睡,都與自律神經失調脫離不瞭關係。因此若能從平穩自律神經方向著手,經前症候群的諸多困擾都能一一解決。

 

愛生氣也是因為荷爾蒙與自律神經

「你今天脾氣很暴躁耶!"那個"來喔?」在日常生活中,當遇到周遭女性朋友「不由自主生氣」,許多人(特別是男性朋友)的直覺反應往往是「一定是生理期」。可見,絕大多數人均認同情緒問題是經前症候群的典型症狀。

「荷爾蒙變化會影響情緒」不單單只是既定印象,根據醫學研究顯示,女性荷爾蒙包括雌激素、黃體素等,確實會影響婦女情緒。例如生理期來臨前女性朋友血液中「血清素」的濃度起伏變化,會導致情緒低落。而影響情緒的正腎上腺素、讓人感到平靜的GABA、能帶來愉悅感的腦內啡等濃度,也會受到女性荷爾蒙影響。因此,女性在生理期前後情緒比較容易出現小波動。不過,根據臨床研究與觀察,荷爾蒙變化固然會帶來微妙的生理作用反應,但自律神經失調所造成的各部位不適,才是造成女性「經前暴」的主要原因。

建議有經前症候群困擾的女性朋友們,可以透過調節自律神經的活性,讓自律神經功能平穩,如此便能改善身體各處的血液循環,當大腦、腦下垂體的血液循環良好,神經傳導物質也就能平衡,情緒、失眠一次搞定;當皮膚血液循環良好,肌膚自然能水潤光滑;當卵巢、子宮的血液循環良好,腹痛情況就能獲得緩解……。除了接受自律神經功能的診療之外,女性朋友們也可以學習放鬆技巧,例如腹式呼吸,讓內在因荷爾蒙變化而出現的小漣漪,能慢慢趨於平穩。

 

【你可能走的冤枉路】

喝黑糖水、吃巧克力、喝紅豆湯……許多女性朋友在生理期時,會選擇利用甜食來舒緩不適。但其實目前醫學上並沒有足夠的研究能證實上述方法有效。提醒如若刻意吃下大量甜食,除了易造成血糖不穩定之外,體重也會增加。另外部分人選擇求助醫療協助,醫師可能給予抗焦慮劑、低量抗憂鬱劑、營養劑補充(維他命B6、E、鈣),但多治標不治本。經期症候群嚴重者往往轉介身心科、精神科。